關于函數(shù)外初始化與函數(shù)內初始化之前一直分的不是太清,也不太在意。昨天終于出現(xiàn)了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決定好好看下,以下是這次的一些收獲,先看測試代碼: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FillStr(char *&szDst, int nSize)
{
bool bRet = false;
if (nSize > 0)
{
szDst = (char*)malloc(sizeof(char) * nSize);
memset(szDst, 0, sizeof(char) * nSize);
strcpy(szDst, "hello, world");
bRet = true;
}
return bRet;
}
bool FillStr(char *szDst)
{
bool bRet = false;
if (szDst)
{
strcpy(szDst, "hello, 5.1");
bRet = true;
}
return bRet;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szWord = NULL;
// 第一種
//FillStr(szWord, 64);
// 第二種
szWord = (char*)malloc(sizeof(char) * 64);
memset(szWord, 0, sizeof(char) * 64);
FillStr(szWord);
printf("%s/n", szWord);
if (szWord)
{
free(szWord);
szWord = NULL;
}
getchar();
return 0;
}
1.函數(shù)內初始化:bool FillStr(char *&szDst, int nSize);第一個參數(shù)中的&一定不能少,這是因為在函數(shù)外部我們只聲明了這個指針,具體這個指針指向內存中的哪個地址我們并不知道,所以&是為了說明傳遞的是這個指針的引用,那么在函數(shù)內初始化后這個指針的地址也就是外面指針的地址了。
第二個參數(shù)是我們要分配的字符個數(shù)。
2.函數(shù)外初始化:bool FillStr(char *szDst);
這個函數(shù)的參數(shù)加不加&都可以,因為傳進來的時候已經初始化了,已經有了一個確切的地址,如果不加&的話傳進來的就是原來地址的拷貝,如果加&的話就是同一個指針。所以不管怎樣它們傳進來的都是一樣的地址,對其操作都是對同一塊內存的操作。
雖然上面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但是我認為還是第二種方式好些,這樣符合誰分配誰釋放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