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提到,一個基礎公鏈要同時兼顧功能、性能、網絡三個要素。在區塊鏈的設計中,還有一個更知名的“不可能三角”(見圖1),它指的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無法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可擴展性(scalability)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安全(security)
圖1: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
對比一下比特幣和EOS:比特幣系統看重的是去中心化和安全,而犧牲了可擴展性;EOS 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去中心化,而去追求可擴展性與安全。
在很多領域中都有這樣的不可能三角,我們要在三個因素間權衡:
比如在軟件工程中的時間(time)、成本(money)、功能性(scope)。
比如在分布式系統中的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網絡分區(partition tolerance)。
比如在貨幣匯率政策中的三元悖論或保羅·克魯格曼所畫的永恒的三角形,即調節性(adjustment)、置信度(confidence)、流動性(liquidity)(見圖2)。
圖2:保羅·克魯格曼的永恒的三角形
以上便是這篇文章所要闡述的全部內容,對于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你有別的見解嗎?如果有,那不妨留言和武林技術一起探討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