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英特爾終于在平板電腦領域迎來了轉折點。
全能平板,讓我們再次關注英特爾
-前事概述-
從2010年平板電腦領域誕生開始,英特爾在這其中都顯得存在感很低。或許并非自己所愿,但產業的急速發展使其不得不投身其中。不過在傳統PC領域高貴的它,似乎并不能完全放下身價與它眼中“渺小”的ARM直接“互毆”,所以你看到了一種“新”設備,它叫超極本。看起來英特爾更愿意用一個自己可以完全掌握的新概念,從而側面沖擊平板電腦領域。
結果是,超極本沒能力纜狂瀾。原因很多,性價比太低是一個重點。
雖然在去年年末我們看到幾款價格低廉的超極本,但顯然那并不能幫英特爾扭轉局面。當然,痛苦的還有那些英特爾的好朋友們,一眾大型OEM廠商。它們不得不面對傳統PC市場萎縮,平板電腦領域又被打壓的很慘的局面。所以,從某些層面上來講,它們和英特爾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新世代-
看起來兩只螞蚱的掙扎終于有了回報。它們曾經共同的盟友微軟,在恰當的時候發布了一款恰當的系統:Windows 8。事實上,Windows 8的發布給予了很多人機會,尤其是英特爾和眾OEM,當然這也包括微軟自己。并且如果你關注平板電腦產業的話,你一定記得在微軟正式發布Windows 8之前,英特爾開了一場名為【平板電腦新世代】的展示會。
當然展示會帶來的只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可能很多人現在不知道,這樣的概念有一個名稱:全能平板。
-全能平板-
一種基于X86架構,搭載Windows 8系統,通過變形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平板電腦與筆記本體驗的產品
平板電腦產業發展至今,即便勢頭很猛,但卻很難改變消費者對其認知的統一:娛樂很優秀辦公吊車尾。確實,就算市面上賣的最好的蘋果iPad系列,也依舊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日常辦公,就算有很多APP應用是為辦公而生,但實際用起來卻十分不便。當然,如果你只用其收發讀郵件的話,是沒問題的。不過,你難道不認為這應該用智能手機來完成么。
相信這樣的訴求與感覺,并不僅僅屬于我一個人。
很顯然,平板電腦這類產品的模式,已經被消費者所接受,并且賴于其極強的移動便攜性,甚至消費者已經再考慮擁有一臺有著平板電腦全部優勢,又能像筆記本那樣成為生產力工具的產品。嗯,所以我想全能平板的出現是完全符合消費者訴求的。盡管這樣的訴求并不是隱藏的,所以在影響力上或許并沒有當初的蘋果iPad那么大,不過在如今能滿足消費者的訴求,也可以算是一種創新了。
從雙核到四核,從普通屏到視網膜屏,平板電腦產業在2012年為消費者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性能與體驗,缺一不可。性能上,毫無疑問英特爾一直以來有著強大的優勢,并且你知道的Wintel聯盟的熟練度100%的。體驗,如果平板電腦本身的操作方式就是種體驗的話,我想這是全能平板所擁有的,并且它還可以成為你的生產力工具。
那么,通過消費者對于產業變化所增加的新需求
我想:全能平板,讓我們再次關注英特爾。
這是沒錯的。
也許很多人會擔心X86架構的全能平板在由功耗導致的續航問題,不過我想這里我該為英特爾說一些來自于真實體驗的話:通過實際體驗Acer W510與聯想IdeaTab K3011W這兩款搭載英特爾Atom Z2760芯片的產品后發現,它在續航比想象中的好:七個小時的網頁瀏覽體驗是沒問題的,如果單看視頻的話四個小時的1080P播放看起來也沒什么壓力。通過這樣的數據,最直觀的感受是,我不覺得我拿著是臺有著X86功耗的產品,但它又能兼容我熟悉的全部X86應用。
也許,這就是全能平板最大的魅力。
或許,這就是英特爾的轉折點。
所以,你有理由更加關注英特爾,關注未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