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計劃代號Light Peak,是由英特爾發表的連接器標準,支援銅線與光纖兩種介質,目的在于當作電腦與其他裝置之間的通用總線。2009年,英特爾在英特爾科技論壇(IDF)上發表這個技術,預計在2012年上巿。
英特爾的發言人表示,Thunderbolt與USB 3.0可同時應用在未來的系統中,扮演互補角色。
技術內容
Thunderbolt目前的訊號線最長可達100米,且雙向同步傳輸速度可達10Gb/s,英特爾希望在2020年時將它提升到100 Gbit/s。Thunderbolt 是蘋果與英特爾(Intel)的合作產物,由Intel開發,通過和蘋果的技術合作推向市場。該技術主要用于連接PC和其他設備,融合了前的兩項成熟技術PCI Express數據傳輸技術和DisplayPort顯示技術,兩條通道可同時傳輸這兩種協議的數據,每條通道都提供雙向10Gbps帶寬。為了降低成本,目前Thunderbolt采用的是銅芯連接的方式而不是早前演示的光纖鏈接,理論上最高傳輸速率可達50Gbps,現在僅設定在10Gbps,發展空間較大。
目前用途
在蘋果發布帶有Thunderbolt接口的新MacBook Pro的同時,就有不少品牌宣布將推出Thunderbolt的相關產品,其中包括Aja、Apogee、Avid和Blackmagic。第三方支持方面,英特爾稱西數和LaCie都將提供兼容Thunderbolt接口的移動硬盤。其中,LaCie 已經展示了一個使用 Thunderbolt 的設備,雙 SSD 做 Raid 的存儲設備,當然,由于存儲方面的限制,Thunderbolt 的戰斗力實在是很難在家用中體現出來。
這樣的速度對于家用來說已經是奢侈得過頭了,三米的線路長度也極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我能想到的當前可能的應用有:
多顯示器支持,由于可以單端口連接 6 個設備,理論上,你可以組織7屏工作平臺了。
超高速磁盤陣列,通過用 SSD 架設 Raid,配合 Thunderbolt 可以獲得極為夸張的磁盤性能,這對于圖形處理、影像渲染等專業工作會有好處。
當然,隨著該技術的不斷普及,大量外設出現以后,Thunderbolt 超高傳輸速度與單接口多設備的能力會慢慢體現出它的優點。光纖連接出現以后,以單 Mac 機器為運算核心,配合大量相關外設,似乎可以布置出一個集中式的處理環境,到了明年,大家就可以著手更新當前的家庭網絡了。
前瞻
蘋果PC將在未來一年內,獨享該技術專利權限,明年才開始對更多的PC廠商開賣持支柱。這既表示蘋果在使用Thunderbolt技術上相比其他廠商有幾個月到一年的優勢。目前已經確認將推出Thunderbolt外設產品的包括Promise(Pegasus RAID)、LaCie(Little Big Disk)、西部數據等。其中Promise作為全球首家發售基于Thunderbolt外設產品的廠商,在RAID技術方面具有超過20年以上的經驗。其產品Pegasus在影音處理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由于Thunderbolt傳輸速度是現在正在使用的數據接口速度的10到20倍,可能會對現有的一些接口,以及我們的使用習慣造成一定的變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