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人: 羅志祥
一般地,我們對主板不能長時間供電,統稱為不通電。其實細化可分為不上電、瞬間上電、自動斷電幾大類。對于上述三種情況的區分,我們可利用PCI診斷卡、示波器等工具進行鑒別。現在我僅以電源、主板、PCI診斷卡來進行對主板不通電類型的判別。
當主板插上電源、PCI診斷卡,觸發POWER開關,通過觀察PCI診斷卡信號燈的明暗現象,來判斷主板不通電的幾種類型。如果PCI診斷卡上的信號燈一直不亮,我暫且稱這種現象為不上電;如果PCI診斷卡上的信號燈閃了一下,就滅了,我暫且稱這種現象為瞬間上電;如果PCI診斷卡上的信號燈亮了一會后,再自動熄滅,我暫且稱這種現象為自動斷電。
一、 不上電的維修(A10主板)
1、 組成原理:
a:啟動電源的組成。
啟動電源5VSB由ATX電源直接供給;3VSB由場效應管Q1組成一個串聯調整來獲得。
b:電源邏輯。
我現在以逆求法的方框圖來描述
如圖為A10的上電原理圖:
C:鎖定原理
為了長時間保持通電,PW-ON信號必須恒低,可POWER開關送過來的是一個脈沖信號。這時就需要一個鎖定電路,只要接通電源,5VSB通過R98、C25的延時,再通過兩級整形放大,把一個稍微延時的恒高電平送到U9的10腳。U9的12腳接受了一個人工產生的、已經整形的負向脈沖,這個負向脈沖遠遲于U9的10腳高電平送達時間,當U9的12腳有負向脈沖時,U9的11腳便有正脈沖產生,這個正脈沖加到U9的9腳后。根據雙1得0的原理,U9的8腳便產生一個負的脈沖,只要U9的12腳的負脈沖寬度大于兩級與非門的延時,在U9的8腳產生的負脈沖在送到U9的13腳之時,只要12腳仍保持負電平,那么這個鎖定電路就成立了。
1、 維修:
首先檢查啟動電源5VSB,3VSB是否正常,再根據上電的邏輯分析各級門電路是否正常。
二、 瞬間上電。
瞬間上電,說明POWER開關送來的開機脈沖已經送到PW-ON點。馬上停電的原因是主板有短路現象,導致ATX電源過流保護。這時我們可以查正負5V,正負12V,3.3V是否對地有短路現象。
三、 自動斷電
自動斷電說明POWER開關送來的開機脈沖已送到PW-ON點。自動斷電說明主板并沒有短路現象,而是說明電源上電邏輯電路不能恒定的保持正常工作狀態,或是輸入狀態已經改變,應重點查鎖定電路、POWER開關電路。
一個不上電故障引發的思考
撰寫人:陳金鋒
一、 故障板型: A10M(1.3)
二、 故障現象: 不上電
細節描述:
此板當觸發POWER-SW(POWER跳針)不能上電,但用鑷子接觸一下POWER跳針之后,就馬上上電了。用示波器量POWER-SW端的電平發現其電平由3V高電平慢慢變為低電平,就像電容放電。
三、 故障分析
(1)、此故障可以看出邏輯電路沒有問題,引起此故障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1、POWER-SW相連的下拉電阻損壞。
2、POWER-SW相連的PCB有漏電現象。
(2)、我們根據開機電路原理圖從POWER跳針查起。
電路如下:
首先我們使用示波器A點,同時短接一下POWER跳針發現A點有跳變波形,但此波形有一個明顯的跳變延后現象即如圖:
正常波形 此板波形
我們再用示波器量B點同樣有跳變延后現象,把U10(74HCT14)第9腳挑開,再量B
點波形現象依舊。說明故障源是集中在A點與B點之間,經查線路發現R94電阻阻值變為無窮大,換之電阻故障消失。
(3)、為什么R94下拉電阻損壞會引起此現象。
經分析為:
當我們短接POWER跳針時,3V-STB給C24電容充電,之后C24又處于放電狀態,此時R94的作用為把C24電容的電荷放走。當R94損壞(開路)之后觸發POWER跳針時A點看到的脈沖就加寬了,如圖:
正常波形 此板波形
這種情況下致使U10(74HCT14)邏輯門不能打開,從而引起不上電。
一、 引發結論
我們在維修不上電故障時除了使用靜態測量方法,特別注意的是使用動態測量方法,這一方法對我們維修不上電、無復位等故障非常方便。注:(動態分析法:通過觸發開關,使之產生脈沖電平,同時用示波器檢測各點的工作狀態的一種方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