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雖說不會影響電腦的性能方面,但是需要注意一下主板的做工、板型以及您所需的接口等。做工方面,對于小白用戶來說,我們盡量選用一線品牌,例如華碩、技嘉、微星等品牌。而主板板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選用的是小機箱,那么肯定要選用MATX小板型。而主板所需接口方面,比如我們需要安裝獨立聲卡,那么我們選購的主板一定需要帶PCI接口。廢話不多說,武林網詳細分享一下主板板型、接口、做工與選購詳解。
主板板型
目前主流的主板尺寸主要有三種:ATX/M-ATX/ITX,以下為一覽表。
主板板型
ATX:由 Intel 于1995年發表。截至2014年仍然是最受DIY一族歡迎的規格,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板,各類接口齊全。
microATX(m-atx) :ATX的縮小版本(短 25%)。可安裝于大部分 ATX 機箱,兼容microATX機箱,擴充槽數目比 ATX 少。
Mini-ITX(itx):比MicroATX 更小、更高集成度的規格,多用于itx機箱,以及如瘦客戶端及數字視頻轉換盒內之類的小型平臺,保留一條pci-e X16 顯卡插槽,內存插槽為雙槽或四槽,保留基本的擴張,價格普遍比m-atx貴,其他版型由于大眾少見少用,不做討論,服務器主板電路設計過于復雜。
需要補充的是,同一芯片的大板中板迷你版在性能上幾乎不會有差別的,這是目前比較常見的類型。
主板各部件淺析
下面以華碩B85-PLUS 主板(Intel B85/LGA 1150)為例子進行講解:
華碩B85-PLUS 主板
1、CPU插槽:INTEL插槽,插針在主板上,要小心保護主板上的插針,他們很脆弱很容易被外力損壞AMD插槽,插針在CPU上,要小心保護CPU上的插針,很脆弱很容易被外力損壞CPU供電: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為主板上的CPU提供供電的模塊,主要是將電源的+12V供電轉化為CPU可以接受的電壓,并凈化電流。一般CPU供電都位于CPU插槽與后窗接口之間,有些相數比較多主板需要用到L型布局的供電模塊。
相當多的主板也會在這個部分,為供電MOS管安裝散熱片,來輔助散熱并改變主板的外觀。
主板散熱模塊
2、內存插槽:內存插槽中間有一個防呆口,這個防呆口具有保證內存安裝方向正確和保證安裝正確類型內存兩個作用,所以在安裝內存時絕對不可以使用蠻力,現在有很多主板會提供額外的內存插槽,例如雙通道主板提供四根內存插槽,一般主板廠商都采用兩根彩色,兩根黑色的方式來標識。如果只準備安裝兩根內存,應該插在彩色插槽上。
我們所說的雙通道就是把兩根內存條插在顏色相同的插槽上。
主板內存插槽
3、I/O相關:是關于板載相關的接口,直譯input && outputsystem;
(一)USB2.0/3.0
在主板的后窗上USB接口的外觀大家應該已經非常熟悉了。接口內部一般會有顏色,藍色的就是USB 3.0接口,黑色的就是USB 2.0接口。雖然USB 3.0接口比2.0快的多,但是2.0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2.0接口可以兼容USB1.1規范的老設備,對驅動的依賴性也比較小,WINDOWS系統基本都可以直接識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