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中,幾乎所有應(yīng)用程序都會用到DLL(動態(tài)鏈接庫)文件,它的正常與否關(guān)系到軟件能否正常運行。很多軟件故障也和它有直接關(guān)系。但應(yīng)用程序往往會調(diào)用幾十個DLL程序,怎么判斷誰是“罪魁禍?zhǔn)住蹦兀?
案例回放:在一次非法操作后,Windows xp“搜索助理”變成一張“白板”,不僅如此,“控制面板”中“用戶賬戶”項也顯得“面無表情”。點擊“開始→幫助和支持”,鼠標(biāo)一陣閃爍卻始終不見“幫助和支持”程序界面的蹤影。
案例分析:憑感覺,筆者認(rèn)為系統(tǒng)中的某個DLL文件已經(jīng)注銷、丟失或損壞。但Windows中幾乎每個程序都要調(diào)用成十上百個DLL文件,如果按常規(guī)方法一個個尋找分析,無異于大海撈針。考慮到三個程序同時“毀容”,應(yīng)該是受同一個(或幾個)DLL文件的影響。為此必須找到上述這三個程序共同使用的DLL文件,然后,從中找出“幕后真兇”。
查找與比對
第一步:先從“搜索助理”入手,先弄清其“身世來歷”。在另外一臺裝有Windows XP的機子中打開“搜索助理”,同時按Ctrl+Alt+Del鍵調(diào)出“任務(wù)管理器”,在“應(yīng)用程序”選項卡中,選中“搜索助理”并右擊,選擇“轉(zhuǎn)到進程”,呵呵,原來它是Explorer.exe(資源管理器)的一部分。
第二步:用類似方法可得知“幫助和支持”屬于進程Helpctr.exe,但在“用戶賬戶”中只能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查出其歸屬進程mshta.exe。
小提示
可通過打開、關(guān)閉“用戶賬戶” 的方法比較“任務(wù)管理器”中的變化來確定其所屬的進程;也可以在打開“搜索助理”時,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tasklist /fo table>C:/acc1.txt”,在關(guān)閉該程序后,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tasklist /fo table>C:/acc2.txt”,然后用fc命令進行比較“fc C:/acc1.txt C:/acc2.txt>C:/acc.txt”,比較得出的多余項即為該程序所屬的進程。
第三步:重啟電腦,下面要請軟件LISTDLLS出場了。到這里下載該軟件,然后將listdlls.exe移動到C:/Windows,按Ctrl+R打開“運行”框,輸入“cmd”,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
listdlls -r explorer.exe>C:/explorer1.txt。
接著打開“搜索助理”,再次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listdlls -r explorer.exe>C:/explorer2.txt
最后用fc命令進行比較:
fc C:/explorer1.txt C:/explorer2.txt>C:/explorer.txt。
這樣打開C:/explorer.txt文件,對比后多出的文件即是“搜索助理”調(diào)用的DLL文件。
小提示
ListDlls的用法為:listdlls [-r] [PRocessname pid]或listdlls [-r] [-d dllname]
第四步:重啟電腦,用命令“l(fā)istdlls -r helpctr.exe>C:/helpctr.txt”得到“幫助和支持”所使用的DLL文件。此處重啟是為了使已經(jīng)沒有使用的DLL文件從內(nèi)存中卸載。
第五步:再次重啟,用命令“l(fā)istdlls -r mshta.exe>C:/mshta.txt”得到“用戶賬戶”使用的DLL文件。
篩選最后“真兇”
分析explorer.txt中的DLL文件,其中文件目錄中含有“srchasst”的,均為“搜索助理”單獨調(diào)用的文件。剩余的文件分別為C:/Windows/system32目錄下的sxs.dll、vbscript.dll、jscript.dll文件。用“搜索”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文件helpctr.txt和mshta.txt中均存在上述文件,看來“罪魁禍?zhǔn)住狈沁@三者莫屬。
回到原來的電腦,發(fā)現(xiàn)三個文件均存在,也并未損壞。用命令regsvr32命令分別進行注冊。果然,在對其中的jscript.dll文件的進行注冊后(使用命令 regsvr32 jscript.dll),“白板”程序終于恢復(fù)其美麗的“容顏”。
小編有話說:
系統(tǒng)很多軟件故障都是由DLL文件引起的。以前我們往往更關(guān)注DLL文件是否丟失,其實還有很多原因是沒有注冊成功造成的。看了本文介紹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篩選出造成故障的DLL文件,最終解決故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