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署WLAN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被接入點規劃搞得心煩意亂,但這又是不得不做的工作。那么有沒有一種可以減輕我們工作量的工具:可仿真安裝接入點(802.11a、b或g)以及接入點在這一區域(包括障礙)中的信號覆蓋強度。利用此種工具,我們便可以更加精確與輕松地完成WLAN部署。
實地調查必不可少
RF(射頻)猜測工具可通過計算機仿真RF環境和接入點天線的發射功率,從中估算出接入點覆蓋范圍。大多數系統一般采用兩個過程來提供具體的接入點安裝地圖和性能評估。首先,利用編輯軟件修改建筑平面圖,制作出精確描述樓宇墻壁的RF特征地圖。然后,通過將接入點虛擬放置在地圖上,生成不同建筑位置用戶預期收到的平均信號強度覆蓋圖。
通過實地調查可測量接入點的信號強度,驗證規劃階段所做出的假設。目前還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來代替手持安裝調查軟件的客戶設備(便攜機、PDA)到網絡區域實地調查。采集數據后,好的系統可提供確保網絡傳輸質量所要求的接入點數量、安裝位置和信道配置。
最忌刻舟求劍
一些商用規劃工具是非常先進(也非常復雜)的工具,這類工具可考慮建筑材料、物理障礙等因素。另一些工具的精確性稍差一些(但使用起來更輕易),可提供對覆蓋區域和RF環境較粗略的估計。記住,所有這些工具都只提供某個時刻的“最佳猜測”快照。而RF環境和使用模式在不斷地變化著。
盡管擁有一種好的RF規劃工具很重要,但對用戶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夠連續監測RF環境和動態調整網絡設置往返應不斷變化的條件。做到這點的要害是確保接入點本身具有采集和報告RF環境實時數據(大多數企業級接入點都 具備)的能力。
全新WLAN系統自動調節干擾
傳統WLAN廠商經常采用現場調查和信道規劃工具來完成所期待完成的工作。進行復雜場地調查的局限性在于RF環境不是靜態的,因此在規劃/猜測RF傳播后不久,假如任何東西移動位置或添加到環境中(如文件柜或辦公桌),RF環境就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重新規劃,并可能需要新的場地規劃。
另一種作法是使用一種系統。這種系統無需猜測,軟件就可以自動完成信道規模的猜測并可協調系統中的接入點來實現最大覆蓋范圍。WLAN架構必須像一個完整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必須可以消除信道間干擾(以及滿足對信道和RF規劃的需要),時刻維持著一張連續的干擾地圖。這張地圖可動態地根據環境變化來進行調整。RF環境復雜且不斷變化著,但這種架構可在治理費用低廉條件下建設可靠的WLAN。
(圖片較大,請拉動滾動條觀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