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雙絞線跳線
雙絞線跳線被廣泛應用于信息插座至計算機的連接、配線架至交換機的連接、交換機之間的連接,以及交換機與路由器的連接、交換機與光纖收發器的連接,因此,跳線將直接影響網絡鏈路的連通性。
將需測試雙絞線的一端插入微掃描器上的“MAIN”端口,另一端插入“LOOPBACK”端口,或者插入接線映射轉接器。按下“ON/OFF”按鈕,打開電源開關。按動“MODE”鈕,直至在液晶顯示屏上出現“WIREMAP”字樣。此時,將顯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均以數字表示,上面一行數字顯示的是微掃描器插頭處(即插于MAIN口)檢測到的線路,下面一行顯示的則是實際接線情況。
連接正確
圖1 正常連通顯示
如圖1所示為連接正常完全沒有故障的實例。
連接錯誤
圖2 倒向對線錯誤顯示
當出現故障時,液晶顯示屏上將顯示“FAULT”字樣。如圖2所示為“第3-6對”倒向對線故障,不過,這種跳線也就是所謂的交叉線,被用于交換機、集線器普通端口的級聯。如圖3所示為“第4-5,3-6對”交叉對線故障,如圖4所示為“第4-5,3-6對”分離對線故障。
圖3 交叉對線錯誤顯示
斷路和短路
圖4 分離對線錯誤顯示
當線路的兩端不通,即斷路時,不通線路所對應的針腳數字指示燈將變成空白,液晶顯示屏上將顯示“Open”字樣(如圖5所示)。當兩根線路在內部相連,即短路時,短路所對應的針腳數字將變成括弧,液晶顯示屏上將顯示“Short”字樣(如圖6所示)。
圖5 斷路錯誤顯示
鏈路整體測試
當計算機與交換機的連接發生問題時,建議進行整條鏈路的測試。與測試跳線不同,由于整個鏈路的兩端相距較遠,不可能同時插入MicroScanner PRo的兩個端口測試,所以,必須借助于適配器和兩條RJ-45跳線才能完成測試。將欲測試鏈路的跳線從交換機上拔下,連接至適配器,另一端從計算機上拔下,連接至測試儀。然后,即可像測試普通跳線那樣測試該鏈路的連通性。
圖6 短路錯誤顯示
配線架至信息插座連接測試
網絡布線完成后,若欲測試配線架至信息插座的連通性,以檢驗布線質量,則必須借助于適配器和兩條RJ-45跳線才能完成測試。將兩條跳線分別連接至欲測試鏈路的信息插座和配線架,然后,依照鏈路整體測試方案,即可實現對該鏈路的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在連通性測試之前,應當對兩條跳線進行連通性測試。
測試線纜長度
無論是以太網、快速以太網還是千兆以太網,對線路的長度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最大長度為100米。那么,如何判斷所安裝的電纜是否超過了規定的長度呢?MicroScanner Pro采用TDR技術,可以得到精確的長度測量結果,從而便于判斷線纜長度是否符合標準。
第1步,插入網線。將需測試(或已知長度)雙絞線的一端插入微掃描器上的“MAIN”口,另一端空置。
第2步,校準NVP值。NVP(標稱傳輸速度)是信號在電纜中傳輸的速度與光速的比值,通常用光速的百分率來表示,NVP必須正確設定才能進行精確測量電纜的長度。
圖7 雙絞線測試儀進行校準狀態
進入校準狀態。按下“ON/OFF”按鈕,關閉MicroScanner Pro。然后,按住“MODE”按鈕并同時按“ON/OFF”按鈕,即可進入校準狀態(如圖7所示)。一旦進入校準狀態,液晶顯示屏上便顯示系統默認的NVP值以及電纜的全長。此時的電纜長度,是由已存儲的NVP校準的。
設定NVP。如果您知道自己所使用電纜的NVP,可以使用“▲”或“▼”按鈕直接修改該數值。此時,電纜長度會自動根據新設定的NVP重新計算。如果此時您插入MicroScanner Pro端口中的是已知長度的電纜,也可以使用“▲”或“▼”按鈕調整NVP數值,使測得的電纜長度與已知的長度相符,從而達到校準NVP值的目的。
在校準狀態下,按動“MODE”按鈕,顯示的長度單位會在英尺和米之間切換。一旦所需的電纜長度或NVP已顯示在液晶顯示屏上,即可按“ON/OFF”按鈕結束“校準”狀態,并存儲新的校準系數。此后,MicroScanner Pro將以該系數為準測量網線的長度,直到下次重新校準為止。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校準NVP值的電纜最短不得少于15米。
圖8 測量雙絞線長度
第3步,測量線纜長度。將欲測量網線的一端插入微掃描器上的“MAIN”口后,按下“ON/OFF”按鈕打開MicroScanner Pro,按動“MODE”按鈕,直至液晶顯示屏上顯示“LENGTH”字樣時,網線的長度即可顯示出來(如圖8所示)。按動“▲”或“▼”按鈕,即可分別查看各配對線路的長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