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邱水強,現在還是衢州學院(籌)信息與電子工程系大三學生。因為喜歡電腦,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鉆研,他掌握了嫻熟的電腦維修技術,并在市區開起了自己的電腦維修店。
邱水強喜歡電腦和別人不一樣,他喜歡拆裝電腦,大一那年他姐夫送他一臺電腦,他玩了3個月,就以1000元的價格賣了,“我想換臺‘奔3’平臺的電腦琢磨琢磨。”之后,每隔一兩個月他就要換一臺電腦,前后9個多月時間他共換了6臺不同平臺的電腦。換下來的電腦,通過網上轉讓,邱水強還掙了 5000多元。
接觸電腦越深,愛琢磨的邱水強覺得不懂的事還有很多。他一遇到難題,便向老師問個不停,并到電腦店去咨詢請教,很快他的電腦維修技術得到了很大提高。
大二下半年,愛琢磨電腦的邱水強在學校里已小有名氣,他加入學校計算機協會,并擔任了學習部部長。
邱水強說,那段生活,應該是他創業的積累期,“是用別人的錢,養自己的技術。”
去年6月,邱水強萌發了世界創業實驗室(elab.icxo.com)自己創業開店的念頭,他拿出自己攢下的4000元積蓄,在市區斗潭租下門面開起了電腦維修店。
開店后,邱水強才知道壓力有多大,“怕虧本,怕影響學習,怕技術不過關。”
從去年6月到12月的半年時間里,邱水強過著“連軸轉”一般的生活,每天他都騎著自行車往返于學校和維修店,“周一到周五要上課,就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開店做生意,晚上再趕回店里加班。
有次一位顧客抱來了4臺電腦,說在別的地方修不好。邱水強連續修了7天,向10多位同行進行了咨詢,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最后我躺在床上想了一個晚上,終于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第二天早上5點不到,邱水強趕到店里試了一下,成功了。
電腦是修好了,邱水強卻發起了高燒。不過他心里“像是得到了‘金元寶’,因為解決了一個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
在斗潭開店半年,邱水強贏利10000多元。
今年1月初,邱水強把電腦維修店搬到了位于市區荷花中路的頤高數碼廣場,做的還是電腦維修。
說到以后的發展,邱水強指了指自己名片上寫著的“打造浙西最大的維修”,說,“這是我的口號,雖然目前店還不大,但畢竟憑著努力我有了自己的事業。我相信能把創業這個雪球越滾越大。”
創業感言
創業沒恒心等于失敗,不鉆研就會失去競爭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